近日,浙江林學院林學專業大二學生曹振宇正在做的課題為植物的化感作用,主要研究植物在生長的同時,周圍植物對它生長造成的影響。一個大二的學生就能參與這樣的研究課題,這要得益于他有了一位特殊的導師——該校森林培育專業的研究生俞飛。
植物的化感作用是俞飛正在進行的研究課題,由于這個課題需要完成大量的基礎工作,記錄大量的數據,于是俞飛在學院的幫助下招聘了三名本科生助理和她一起進行這一課題的研究,曹振宇是三名助理之一。
在浙江林學院像俞飛這樣擁有本科生助理的研究生還有很多,幾乎所有的研究生目前都配上了本科生助理。有了本科生助理以后,大部分研究生都表示,現在做研究,一些簡單的數據都有本科學生幫忙完成,自己的工作量減輕不少。能夠參與研究生的課題研究,本科生們也都感到興奮,“至少知道了怎么從事科研,為自己以后做畢業課題肯定有幫助”。
為研究生配助理,讓研究生做本科生的導師這一舉措,最先是浙江林學院林業與生物技術學院推出的協調研究機制,主要是想解決研究生開展科研工作量大,而本科生想開展科研創新卻缺少機會、缺人引導的矛盾。這一舉措推出還不到一個學期,先后就有數百名本科學生應聘,并在其他學院也相繼推開。
有了本科生做助理以后,原本單獨由一個或者兩個研究生進行的課題,現在都形成了由研究生和本科生組成的課題研究團隊,小的團隊有四五名學生,大的團隊有10多名學生組成,大大增強了整體研究實力。在每個團隊里,研究生一般負責整個研究方向以及重要的研究過程,本科生擔任研究生的助手,分別負責數據記錄、標本采集、數據處理等基礎性工作。如該校林業與生物技術學院余樹全教授的一個研究課題“植物凋落物的分解”,就由1名博士、3名研究生和20名本科生共同開展研究。
目前,除了為研究生配置本科生助手以外,學院同時還安排了研究生系列報告,讓本科學生參與研究生的學術沙龍,積極鼓勵本科和研究生共同申報創新課題,并讓研究生指導本科生完成學生科研創新課題,真正幫助本科生提高科研創新能力和實踐動手能力。
“以前本科生想開展學生科研,學校為他們聘請的導師都是骨干教師,由于這些導師自身教學、科研任務較重與本科生之間的交流和指導相對較少;而讓研究生做本科生的科研導師,本科生和研究生之間溝通交流多了,有利于培養本科生的科研和動手能力。”林業與生物技術學院黨總支副書記許樹洪介紹,通過這一系列舉措,搭建了學術交流平臺,讓更多的學生了解到最新的研究動態,掌握學科領域的前沿和熱點問題,促進學科內各領域的研究生之間以及研究生與本科生之間的學術交流,活躍了本科生的學術氛圍。
《科學時報》:2006.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