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農林

- 校內新聞熱線:9291819
我省竹資源豐富,到“十五”期末,全省竹林面積達82.7萬公頃。科研人員研究發現,以竹材為原料經過高溫炭化獲得的固體產物——竹炭,可用來保鮮蔬菜、水果,改良土壤;在種植鮮花的土壤里加入竹炭,可使花朵開得更加艷麗;把竹炭用在禽畜飼料上,可促進畜禽生長,改善肉質;竹炭甚至還可用來生產護膚品、防電磁波物品等高科技產品。
那么,竹炭產業的發展前景如何呢?近日,筆者采訪了國內最早開展竹炭研究和開發的專家之一——浙江林學院工程學院博士張文標。
竹炭是個好東西
“竹炭是個好東西。”張文標說,以竹材為原料經過高溫炭化獲得的固體產物——竹炭,按形狀劃分,可分為筒炭、片炭、碎炭、顆粒炭、粉炭,按照用途則可分為水質凈化用竹炭、空氣凈化用竹炭、調濕用竹炭、保健用竹炭、保鮮用竹炭、土壤改良用竹炭、脫臭和消臭用竹炭、屏蔽電磁波用竹炭、飼料添加劑用竹炭等。普通竹炭由于充滿小孔、表面積大,因而具有很強的吸附、催化性能。同時,因它含有大量的微量元素,具備釋放紅外線、產生負離子和防電磁波等功能,被廣泛用在日常生活、室內裝修、農藝等領域。
目前,市場上已有竹炭鞋墊、床墊、枕頭,以及冰箱除臭用的炭包等竹炭商品,部分大型企業甚至生產出了竹炭護膝、護腰、口罩,以及冰箱用炭、衣櫥用炭、飲水用炭、米飯用炭、魚缸用炭等系列炭產品。
張文標介紹說,竹炭除用于改善環境外,如果用在蔬菜、水果的保鮮上,作用明顯;種植鮮花的土壤里若加上竹炭,可使花朵開得更加艷麗;用在土壤改良上,可使土壤更加松軟,具有良好的透氣性,固水性和固肥性都有所增加。
除此之外,把竹炭用在飼料上,會產生更高的附加值。如用竹炭加工而成的家禽飼料,家禽吃了后,不但有助于健康成長,其生產的禽蛋的膽固醇含量要比食用其他飼料生產的禽蛋低很多,而且產蛋量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同時,吃過這種飼料的家禽,肉質更鮮美,不飽和脂肪酸的含量也要多一些。如在牛飼料里加一定的竹炭,可使牛奶中的脂肪含量增加,味道更加鮮美;用于豬飼料,則可提高豬肉品質。
目前,有關專家正在進一步開發竹炭護膚品、竹炭防電磁波物品等高科技產品。
竹炭開發前景光明
中國是世界竹子的分布中心,竹林面積居世界首位,而我省又是全國的產竹大省,其竹炭的發展也位居國內前列。但目前我省能夠大規模生產和開發竹炭的企業也僅限于遂昌、衢州等地的幾家企業,其整體發展形勢并沒有想象的那么好。
張文標說,竹炭雖然有很多好處,但由于國內竹炭生產企業的規模普遍不大,難以實現流水化作業,又沒有高科技作支撐,致使生產的產品成本高,附加值低,無法被普通百姓大量使用,從而抑制了竹炭企業的發展步伐。
他認為,其實市場對竹炭的需求量非常大,而與之相對應的生產企業卻依然發展緩慢。他介紹說,目前市場上具有一定科技含量的屏蔽用竹炭、水質凈化用竹炭、竹炭護膚品等系列竹炭產品的市場需求非常大,但由于沒有科技作后盾,并沒有多少廠家能夠研發這類產品。結果出現了這樣一種局面:一方面老百姓需要的竹炭產品買不到,另一方面竹炭企業生產的竹炭產品利潤低,難以維持生存。
“應該說竹炭的發展前途還是十分光明的。因竹子在我省有大量分布,而且它的生長速度比較快,屬于速生材,是可再生資源。同時,竹炭本身屬于生態環保型產品,目前剛步入市場,市場需求很大。”
竹炭產業需直面的幾個問題
雖然市場對各種類型的竹炭需求量很大,但由于竹炭質量跟不上,大大影響了竹炭企業的發展。張文標認為,首先是目前竹炭行業還沒有通行的行業標準,生產上也沒有很好的規范,使得產品質量得不到保證。雖然有一些規模大的企業,已先后制定了自己的生產標準,但它并不適合整個行業,這就使得整個行業對竹炭生產質量無法檢測。于是很多小企業生產的不合格產品,也進入了市場,使得市場上的竹炭商品良莠不齊,顧客又分不清什么品牌的竹炭質量更好,致使整個竹炭行業得不到良性發展。
其次是科研投入少。竹炭看似幾千年前就已經有了,但要真正使竹炭成為對人們有用的產品,則尚需投入大量的科研力量。一般來說,科技含量越高的產品,附加值也越高,竹炭也一樣。目前,國內企業生產竹炭產品的工藝幾乎都是一樣的,產品就那么幾種,致使企業發展緩慢。
第三是行業內競爭激烈。目前竹炭協會的作用還沒有發揮,缺乏統一規范的有效管理,各個竹炭企業間無序競爭現象嚴重。不少小企業由于缺乏規范,容易生產出不符合質量要求的產品,使得不了解情況的消費者對竹炭產品產生不信任感;也有的企業不在商品的質量上下工夫,一味地打價格戰,從而使整個行業發展更加困難。
規模小、機械化程度低也是竹炭生產企業面臨的重要問題。目前,市場上的竹炭報價看起來很高,但企業的利潤并不高。這主要是大部分竹炭企業的機械化程度不高,規模小,工藝落后,生產存在盲目性,帶來的結果是,生產成本增加,竹炭價格居高不下。
竹炭行業前景樂觀,但發展十分緩慢。張文標認為,要緩解這一矛盾,除了切實解決上面幾個方面的問題以外,必須提高竹炭出炭率。目前,普通企業每100公斤竹子,只能產出15到20公斤的竹炭。而且很多竹炭生產企業對竹炭的副產品都沒有回收,造成了很大的能源浪費。要改善這一現狀,就要加大科研投入,在技術和生產設備上進行升級,促使竹炭企業健康發展。
同時,要加強品牌、包裝意識。任何產品,要獲得市場認可,良好的包裝、詳細的說明必不可少。目前由于缺少行業規范,各類竹炭產品的性能、指標都沒有詳細的說明書,這也制約了普通百姓對竹炭的認識和了解。
張文標認為,竹炭企業要做大、做強,關鍵是要增加科研投入,研發新的生產工藝,開發新的竹炭產品,不斷滿足人們對竹炭產品的需求。目前不少企業還不具備強大的科研實力,可以通過加強企業之間、企業與科研院校之間的合作,攻克科技難關,促進企業更快、更好的發展。“只有生產有科技含量的竹炭,竹炭企業才能不斷發展。”張文標深信,有了科技作支撐,竹炭行業的未來將更加燦爛輝煌。 (陳勝偉)
《農村信息報》:2006.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