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林學院傳出一個令該校學生興奮的消息:以后該校本科學生開展課外研究,要做實驗,再也不用為沒有實驗材料、沒有實驗室或者沒有指導老師而擔心了,因為浙江林學院實驗室將對學生免費開放。該校學生只要根據自己的實際需要,向學校教務處等部門提出申請,就可以免費使用學校實驗室、免費獲得實驗需要的相關耗材、還可以獲得相關老師的指導。為了維持免費開放實驗室的正常運轉,學校還專門撥出一百萬資金,用于購買實驗耗材以及支付指導老師的報酬等。
根據剛剛下發的《浙江林學院實驗室面向學生開放的管理規定》,目前該校實驗室免費開放的形式主要分為:學生參與科研型、學生參與學科競賽型、學生參與科技活動型、自選實驗課題型、人文素質與能力培養型等。此外,對課內教學實驗進行預做、選做及深入研究,對實驗室環境以及大型儀器設備的參觀與體驗等都屬于免費開放的內容。
負責實施這一項目的浙江林學院教務處處長侯平說,免費對學生開放實驗室,實行由教務處、學院、實驗室分級管理,學校建立實驗室開放網頁,將各實驗室的設備和可進行的實驗種類向全校師生公布,并設立網上預約制度。每學期結束前四周實驗室填寫開放實驗項目申請表,經學院初審后報教務處審核并予以公布;下學期第三周前實驗室將開放實驗項目名稱、開放時間、開放地點、開放形式、指導教師、可提供的儀器設備、面向專業對象、可接納的學生人數等公布在學院網站或張貼在學院櫥窗,接受學生報名。
他說,根據規定,學生報名參加開放實驗項目或要進行相關實驗,須事先向實驗室申請,報教務處核準后,學生方可進入實驗室做實驗,所有實驗費用全部由學校承擔。學生在實驗項目完成后,必須向實驗室提交實驗報告、論文或實物等實驗結果。為做好實驗室的管理工作,學校還為各個實驗室配備了指導教師和實驗技術人員,為學生實驗成果建立專門檔案,作好歸檔工作。學生在實驗室里做出相關成果的,還可以申請獲得相應的創新學分,該學分可以代替相應的選修課程學分計入總分。
“出資百萬鼓勵和支持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做實驗,主要是為了提高學生創新和實踐能力,從而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浙江林學院副院長張立欽說,“對學生免費開放實驗室,作為一種實驗室利用的新嘗試,是我校對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一種探索。我們認為這項措施可以充分發揮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動手能力,同時還可以充分發揮學校實驗室的資源優勢,提高學校實驗室的利用率。”
《教育信息報》:2006.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