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農民工生活難、生活累,那么農民工生存到底有多難呢?日前,浙江林學院人文學院8名男生,在輔導員老師的支持下,來到麗水郊區工地,當了一天的農民工。
雖然是免費給工地干活,但是卻不容易找到樂意接收的工地。因為看到這些大學生都戴著眼鏡,而且只實踐一天,大家都不敢用。最后在社區的幫助下,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個和民工一起搬運工地建筑廢料的活兒。
為了準備第二天工作,工作前一晚,8名學生準備和工地里的工人同吃同住。“你們真傻,放著城里的生活不過,來這里體驗什么生活。”一位來自安徽的農民工對這些大學生的行為一點也不理解。
晚飯是每人一份青菜、一塊肥肉,飯倒是管夠,要喝飲料就要花錢自己買了;睡覺,大家都睡地鋪,臨時工棚的門都開著,這樣有點風,涼快。“吃得差,我們還能夠忍受,但是晚上真的吃不消,蚊子太多,一個房間點上兩盤蚊香都不管用,而且出奇的熱。8個學生睡在地鋪上,共用一臺風扇,到了晚上12點還沒有睡著。而這臺電風扇還是借的,當地很多工人晚上就睡在露天。
第二天6點半大家就起來了,這時候,工地里的其他工人已經在工作了,他們在包工頭的指揮下,用工地里的手推車搬運水泥等建筑用料。
別看大學生們一個個身材高大魁梧,干了半天時間就吃不消了:一般工人一個人就能拉的手推車,他們不得不兩人一組,一人拉一人推;鍬土的手心磨出血泡,拉車的胳膊曬傷了———由于天氣炎熱,再加上出汗多,大家一個勁地喝水。
中午吃得很簡單,統一的面條,因為天氣熱,再加上累,8名學生都吃不下多少東西。結果,下午干了不到兩小時肚子就餓了,于是繼續喝水,半天時間8名男生就喝完了一桶飲用水。
雖然他們干的是義務工作,沒有人管,但是大家還是盡力想多干一點,雖然很累,但沒有一個人退卻。直到傍晚6點半,工地才說可以休息了。這時候,幾名大學生都累得散了架,但是一看工作量:8名男生的總工作量,還不到3名民工的工作量。
說到感受,來自城市的大學生小朱笑著說:“做民工最大的好處就是不用考試,也不用擔心考試不及格,其他的辛苦,只有親自體驗一下才知道。”
http://211.151.94.131/cm/jycm/beijing/zgjyb/4b/t20060809_28649.htm 《中國教育報》:2006.8.9